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学校,家长为孩子斥巨资买下“学区房”,也不再是进入热门学校的保险箱。
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
虽然教育部多次提到要落实“多校划片”,但这是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热点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学区房问题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多校划片”试图为高企的学区房房价降温。但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困境中,“多校划片”是否又会导致权力寻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依然存在,“多校划片”也就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部表示,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才是治本之策。将从三方面进行推进: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实行校长教师交替轮岗,推进学校联盟化办学模式;试行学区化办学,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
2.推进“教育公平” 跨省生源调控引发社会关注
5月初,一则方案再次触动家长关于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和相关工作方案》,首次公布各省高校生源计划调剂具体人数。按照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高等教育资源丰富、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12个省(市),将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剂共16万生源计划。仅湖北、江苏两省,今年就将分别减少4万和3.8万生源计划。
方案公布后,湖北、江苏等省份的家长一度前往当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抗议“讨说法”。实际上,调控年年有,只是今年公开了指标和计划它的实施确实富有成效。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省际高考录取率差距明显缩小。而看起来“遭受重创”的江苏、湖北两省,2016年的“调控方案”并没有降低其本地生源的录取率。
在江苏、湖北两地教育主管部门释疑之后,风波平息。虽是“一场误会”,不过也有教育观察人士评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信息披露时给予充分解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高校与考生之间的供求关系已不能与招生计划相协调,矛盾突出,亟待改变。
3.完善治理体系 整治学术不端有了部门规章
高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依据,由规范性文件上升为部门规章。9月1日起,《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简称《办法》)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
《办法》将六类行为认定为学术不端: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等;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违反其他根据高校或学术组织、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
处理方式上,规定高校应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处理责任人,包括通报批评、终止或撤销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或荣誉称号、辞退或解聘等。此外,《办法》还专门规定了异议与复核等程序,以确保“勿枉勿纵”。
当然,治理学术不端是一项系统工程,紧靠行政力量依然难以为继。要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建立科学公正的科学评价制度。有专家建议,应该建立由学术同行组建的全国性学术共同体,其中包括学术监督和学术评价体系,将学术共同体、学术声誉制度及行政力量结合起来处理学术不端问题。
4.“玩游戏” 也可以拿高等学历
电子游戏不再是“洪水猛兽”。相反,它登堂入室,成为正儿八经的“专业”。
9月初,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它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任丁东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部此次将该专业放置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且从管理学角度进行设置,强调了电竞的游戏属性,并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进行规范。“国内从事这个行业理论研究的人才非常匮乏,从业者对项目规律性认识也不够,如果没有理论与学科的支撑,光靠我们管理者为电竞‘正名’,依然难以扭转社会对电竞的固有印象。”
据介绍,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电竞行业的从业人员,例如教练、战术分析师、导播、裁判等,职业选手更多仍会出自现有的俱乐部体系。虽然有了一纸文凭,但从业者同样担心,它会不会成为那些“一心想玩游戏”的青少年的挡箭牌。实际上,若把电子竞技作为职业需要天赋,最终能够成功的只是塔尖上的那一小撮人。
5.为教授“松梆” 高校基本科研费管理有了新办法
11月1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自2009年开始施行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此废止。
新《办法》旨在加强对中央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提升中央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管理办法明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开展自主选题研究工作,使用方向包括:重点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优秀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支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张端鸿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的调整,主要突出五个方面:一是扶持自由探索的研究,二是扶持年轻人的发展,三是扶持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四是扶持绩效较高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五是扶持交叉学科的发展。
6.盘活科研成果 高校成果转化行动计划下发
11月,教育部印发《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简称《计划》)。针对过去大量科研成果“睡大觉”的情况,计划提出要深入挖掘科技奖励、专利、结题项目等,通过建立专利池、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储备库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成熟度、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成果,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小试、中试。
《计划》指出,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在2016年12月底前,其他高校在2017年3月底前完成涉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项制度、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良好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
自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以来,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政策虽然利好,但是如何落地?高校科研人员表示,由于“重论文轻技术”“重研究轻推广”问题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仍然存在困难。北京林业大学朱清科教授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建议,应调整人才及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重视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推广;修正目前过分强调论文特别是强调SCI收录论文评价科技成果及人才水平的问题。
7.让知识更值钱 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出台
“知识值多少钱”?这个问题部分得到了回答。
11月初,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从4个方面扩大科研机构、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如引导科研机构、高校实行体现自身特点的分配办法,完善适应高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落实科研机构、高校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绩效工资分配、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自主权,重视科研机构、高校中长期目标考核。
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成为《意见》的亮点之一。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校外兼职取酬的争议一直存在,支持者反对者均有。《意见》的出台对教师参与校外社会兼职取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应。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陈超认为,这项政策短期内将会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需要警惕的是,从长远来看,如果教师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转化和外部兼职之中,不可能不对其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造成影响。
《意见》刚出台,效果如何,还待配套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8.争创“双一流” 高校去行政化提速
12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他们的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同时,取消行政级别以后,会采用聘用的方式,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之中。
在我国,高校素来有行政级别,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的校长是副部级,常务副校长是正局级,副校长是副局级,高校一些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二级分院的院长是处级。
“教育去行政化”已经提了多年,也成为教改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但去行政化改革的进展一直缓慢,效果不如人意。北大一向是改革的排头兵,如何真正改变政府与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之间各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如何实现学术自治、教授治校,还待更多高校共同摸索出一条可行之道。
9.互联网金融 校园贷为大学生敲响警钟
借贷产品进了校园,却频频引发悲剧,校园贷一时成了“校园害”。
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11月,“裸条”和不雅视频流传于网络,原来,在校女大学生为了借款,拍下裸体照片和视频作为“抵押”。
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但对大学生的金融授信,传统金融机构留出了空白。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电商和P2P平台涌现,一些不规范的社会贷款平台也就此潜入校园。
学生并无偿还借款能力,最后往往是学生借款,家庭还债。而对规范平台来说,因校园贷并不列入个人信用记录,其同样面临较高“坏账”风险。实际上,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市场混乱,也是校园贷的“硬伤”。
从年头到年尾,“校园贷”搅动着校园。半年来,教育部两次针对校园贷发声,强调要做好校园贷风险教育工作,要求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同时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警示教育。
10.为教育开辟新路 我国首家民办研究院诞生
12月10日,中国第一所民办高等研究院——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正式成立。首任院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将其定义为:我国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医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小型、综合性、剑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
西湖高研院面向全球招聘顶级科学家,并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4个研究所。
首任院长由施一公担任,潘建伟、陈十一、饶毅和施一公分别出任4个研究所的所长。
它姓民,是民间院所,没有财政户头。就是没有人们常说的“人头费”,所有经费全靠自筹。所以,它从一开始,就通过基金会的形式提供资金,靠项目争取政府的支持。它的筹建,开创了民间资本支持的先河。它名高,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通过世界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实现高水平发展目标。没有灵活的机制,没有足够的经费,很难预测走到哪一步。
无论其能否成为具有全球创新领导力的机构,西湖高研院的成立,本身就给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开辟了新路。